新邵县迎光乡: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
发布时间:Nov 3, 2021 | 作者:孙志华 唐志杰 何中坚
新邵县迎光乡: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
作者:孙志华 唐志杰
迎光乡地处新邵县西部边陲,与隆回县、新化县交界,不仅文化资源丰富,而且生态环境优美,2020年迎光乡以“十重大界”为名片,将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,“十重大界”纳入新邵县全域旅游一个景点。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,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资源的深挖,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,助力乡村振兴。
一是建设软硬公共文化空间,确保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的落成,近年来,迎光乡投资巨资建设了乡村两级文化活动阵地,完善基础设施,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,建成使用迎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推进公德教育,推选宣传迎光乡“十大道德模范”,建立村规民约。建设室内约300平方米,歌厅、健身、排练、图书室于一体的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,室外文化广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,羽毛球场、健身场地等配套设施完善,免费服务项目有5个,全年免费开放,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,展示毓秀迎光、历史文化、康养文化。乡村建设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“七个一”。有文化宣传栏、农家书屋、综合文体活动室、文化休闲广场、百姓舞台、体育健身设施等基层文化设施。确保“群众活动有场所、娱乐休闲有去处”,起到了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的作用。
二是深挖资源,十重大界景点纳入新邵县全域旅规划,经迎光籍资深传媒人、中国名牌杂志总编辑周志懿先生等热心人士的推介下,得到县、市 、省、央视媒体宣传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十重大界观看杜鹃花。中国平民教育家周方故居、车万育躲战乱居住遗址、斋公坳茶马古道抗战遗址、梅山傩戏文化等,正在进一步建设、规划、深挖中,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。
三是管好公共文化工作,建章立制规范管理,按六有标准开展工作:有场地,有制度、有队伍,有活动、有经费、有效果。强化党建引领作用,在乡党委、政府坚强领导下,为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,各分管领导为专项负责人,各部门协同开展文化活动。各村以村支部书记牵头成立文化工作小组,迎光乡深刻认识开展基层文化活动,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作为重要工作,纳入我乡年度文化工作总体部署,纳入年度文化工作考评指标,结合实际,制定文化活动实施方案,依托迎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,组织文艺志愿者、把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送到群众家门口,打造人人共享的“最美文化潇湘”。
四是用活潇湘文化阵地 ,在十重大界大坻村深挖康养文化,以大坻村刺儿茶为载体,以十重大界环境资源优势,打造康养中心,培植刺儿茶叶养生产品,借助电商平台大力推荐,帮助种植农户增收脱贫致富。湖南富高养蛙生态园环境优美环境,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写生。每年吸引成千盈百的游客前来周方故居参观。在最美潇湘文化阵地上焕发着强大的生机和魅力,助力乡村振兴发展。